学员登陆
姓  名
身份证
本科学士课程系统
硕士研究生课程系统
DBA博士课程系统
 
学员管理服务
  在线报名   证书查询
  证书样本   国际交流
  在线留言   招生问答
最新通告
 浩茫往事连寰宇,无疆大道来
 热烈祝贺《第489期中欧国
 國際商會組織全球促進會(I
 中歐國際管理學院(CEIM
 热烈祝贺中欧国际企业俱乐部
 热烈祝贺《中欧国际(四川)
 中欧国际管理学院(CEIM
 风物长宜云水量,放眼沧海日
 不忘初心有始终,人间正道是
 EMBA工商管理高级硕士课
动态文章
 
 
 

MBA案例教學的重要性

发 布 者: 管理员    添 加 时 间: 2009/8/6    点 击 数:3614
 
   

MBA案例教學的重要性

 

案例教學不僅在北美已實施了很多年,就是在世界各地也早已受到歡迎。但其重要性目前在中國還沒有被充分認識到。

  案例教學的特點就是可從一篇案例中,引申出許多問題來,然後引導學員進入深入討論,各抒己見,讓他們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學員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去當一個總經理,有時甚至有意讓小組之間展開激烈的爭論。這樣學下來的效果很好,使學員增加了對經營管理企業的感性認識和興趣,提高了他們日後成為管理者的才能。我認為北美工商管理學院流行的案例教學法,不僅對北美的學員有效,對東方國家也有很好的效果,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案例教學的實質就是讓學員鑽到案例中,充當總經理的角色,設身處地地面對和處理各式各樣的管理問題。我認為中國的管理教學應該加強案例教學,而不是從理論到理論,從宏觀到宏觀。中國需要一大批中國企業的案例,案例由中國人來編寫,以此培養自己的優秀管理人才。我注意到國內商學院已經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如北大、清華的管理學院都開始設立了中國企業的案例中心。案例教學還有一大好處就是訓練MBA學員敢說敢講的氣質,而這對從沉默是金"槍打出頭鳥"的傳統文化薰陶出來的中國學生是非常重要的訓練。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主持人、哈佛MBA畢業生張蔚的體會很有說服力。她說:哈佛教給我的是一種綜合素質。比如,大量的課堂發言使我練就了表達能力、參與能力、反應能力。哈佛MBA的案例教學非常好,學生收穫很大,哈佛教我不怕說。"難怪張蔚能做好《對話》節目,其哈佛案例教學和不怕說"的功底肯定有所幫助。談到案例的作用,在中國案例還不多的情況下,多學一些國外的案例也是有用的。哈佛商學院1999MBA畢業生、華有德康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宇華說:回國開辦自己的公司,哈佛的案例教學法仍讓我感到受益匪淺。有人問,難道研究美國的案例可以指導中國的實踐?在我看來卻是可以的。翻譯一個案例毫無用處,但商學院的教育恰恰就是通過這些案例教給你解決問題的思路。我認為,這是一種有效的工具。在哈佛的兩年裏分析1000多個案例,我覺得已經把這個工具使用了1000遍,現在只不過在實踐中使用1001遍。“回想起哈佛畢業後在諮詢公司工作的經歷——我只在一個行業做3個月,但這個行業裏從業40年的企業領導卻會採用我給企業出的主意,而且一用就靈,這就是方法的作用。方法是虛擬的,卻可以指導實踐,世界上的事就是這麼有趣。“當然沒有一個方法是絕對的對或錯,需要你面對特定環境,特定的人力資源,按照你學到的管理方法去創造一種最適合的解決方案。”近年來,相繼有中國知名的企業的案例登上哈佛大學的講壇。海爾集團的張瑞敏學習了歐美、日本的先進管理經驗,但不是照搬,更重要的是結合了中國國情,創造了適合海爾的管理辦法。海爾從一條休克魚”(指硬體好,但管理觀念差的企業)到能夠被海爾文化啟動即是一例。張瑞敏在哈佛大學的案例教學在他自己看來不像是做案例教學,更像是一個海爾的幹部會議。除民營企業之外,中國的案例涉及的廣度也越來越大。中國遠洋集團總裁魏家福也在哈佛大學就中國國企改革的問題發表講演,其中包括如何保證股東的利益,如何處理黨委與總裁的關係。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不久前也登上了哈佛論壇,介紹了聯想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並激發起了學生的許多思考。據《中國經營報》報導,20014月,聯想的靈魂人物柳傳志在哈佛商學院作為一年級的必修課《競爭與戰略》的受邀代表,為學生討論作點評。其中三名中國籍學生在教研室主任MichaelRukstad教授的帶領下,曾前後花了近一年的時間,訪問了100多名IT業經理人、專家、政府官員,完成了區域性競爭戰略模組案例——《來自中國聯想的傳奇》。案例分早期創業、國外產品的侵入、聯想對科技和競爭的反應、聯想電腦、神州數碼等5個專題對聯想管理策略進行探討。翻看長達20多頁的聯想案例,哈佛把聯想的階段性轉型和市場策略調整看作是聯想成熟的標杆。柳傳志自己對這個案例的評價是,沒有說明太多問題,沒有把聯想對企業管理學的貢獻價值找出來。雖然觀點不一致,但聯想基本上認同哈佛所作的聯想案例對聯想營運層面涉及資金流、資訊流、物流、市場競爭中的策略重點、機制與文化表淺的特性等幾大結構的提練與總結。柳傳志甚至站在HBS觀點上說話:中國市場的不規範,商業道德的誠信危機在他們那個市場體系中是不存在討論價值的,但對我們卻是企業生存的地基。”談及因何入選,柳傳志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PC製造業成績比較好,即使在世界市場也走在前面;而聯想在其中佔有30%份額,影響力不容忽視。二是聯想在香港股市表現穩定,投資人對聯想股市表現評價較高,這體現了聯想國際性公司的實力。同時,柳傳志認為哈佛選中聯想顯示出國外企業對中國市場的傾心。另一方面,聯想同意入選案例,還有著基於人力資源方面的考慮,希望能借此從哈佛、麻省理工大學等一流院校吸引到更多人才加盟聯想。對於聯想能夠入選世界一流教材,柳傳志並不感到吃驚。他提出,此番聯想是作為亞太地區策略研究案例入選的,而聯想其實還應有更強的實力進入全球性策略研究的課題。全程陪同哈佛MBA工作小組(Teamwork)的是聯想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王建慶女士。王建慶認為,他們的工作程式比我們設想的要複雜得多。為了一個企業案例,三人小組找了聯想執行委員會七位成員(高級副總裁以上的高層管理者)單獨談話,每人兩個小時。柳傳志的談話由Rukstad教授親自主理。約談人還涉及已經退下崗位的老的職能部門管理人,很有點領導過篩子的味道。約談的還有IBM、惠普、Dell、方正、四通等競爭對手,微軟被列入合作夥伴名單也談過一次。諮詢公司的談話對象是高盛。談話面還涉及中科院大股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訊產業部等政府層面的官員。哈佛MBA從裏至外、從上至下地對聯想進行了一次整體解構。由於涉及版權問題,現在外界對這份案例尚不能作具體點評,但據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一位MBA導師說,哈佛在聯想用二十幾個工作日,以研究企業的標準方法把聯想梳理了一遍。工作小組的帶隊人Rukstad教授是哈佛商學院亞太區研究中心的明星教授",他說,100個企業案例中通常70%-80%是美國本土或歐洲企業,從中挑出五個用於教學,用於必修課程的只有一兩個。此次以聯想作為亞太地區競爭成功的企業案例,還可以分析發展中國家的現行政策背景。哈佛學生在兩年就學期間要學完800多個案例,聯想只是一個符號而已。哈佛MBA的品質應該是一個智者的品質。聯想能打動他們的不僅僅是表層結構,還有更深的意義。不過柳傳志告訴媒體說:他在哈佛點評發言時對哈佛商學院聯想案例的深度提出了異議。他認為,案例"忽略了聯想更有價值的機制和文化建設,僅僅選擇了表層的銷售、研發等策略進行研究。柳傳志解釋,企業管理有三個層面,最上端的屋頂"部分是運行層面,包括研發策略、銷售策略、降低成本策略等諸多方面。在運行層面,不同的行業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做法。中間部分是管理流程,包括對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的管理等,在這個層面由於有科學規律可循,好的企業之間雖略有差異卻大致相同。最底層的地基"部分是企業機制和企業文化層面,包括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企業誠信形象的建立、內部激勵機制等,在這個層面,好的企業應該是一樣的。對於美國的市場環境而言,由於成熟的市場機制和企業機制已經形成,因此企業更關注運行層面的策略和技巧。而中國市場正處在轉型期,缺乏成熟和完善的機制支撐企業發展,因此中國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越過運行層面去關注更深層次的管理問題。聯想作為一個成功案例的價值也應在於此。柳傳志希望通過聯想案例以及他的點評,讓世界對我們的微觀經濟運作狀況有更多的瞭解。哈佛大學頻繁邀請中國企業領導人登上講壇,介紹案例,其重視案例教學、重視國際企業文化的深度可見一斑。哈佛商學院的課程是以案例分析為主的,製作和設計這些經營案例的,既有哈佛大學的教授,也有該校的畢業生,還有其他有關的研究者。為了保證這些案例的多樣性和全面性,所有案例通常要講兩、三節課,每一節課80分鐘。每節課開始,任課教授首先指定一個學生起來說明案例,分析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手段,或者指出實現公司目標的方法和途徑。所給時間一般是10-20分鐘。然後其他學生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同一個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分析、措施,以及在哪些地方比第一個發言者更好。學生們為了能爭得發言的機會,往往是你喊我叫,互不相讓。教室裏經常亂作一團,教授則努力控制局面,引導發言。但往往總有不少學生,不顧教授的提議,仍然在那裏唇槍舌劍,有時教授不得不採取威嚇學生的強硬手段,以使討論能夠繼續進行下去。哈佛商學院講課所有的案例,與一般學院所用的案例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學院預先準備好了案例的分析結果,作為正確答案。但HBS認為,一個案例的正確答案,決不是惟一的,案例分析的結果,往往是一個中間產物,最後總會留下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因此,有時甚至有意識地在案例製作時把一些重要的資料或資料漏掉。它重視如何適應形勢和形勢變化去確定更好的、更有效的管理手段,而不太重視經營問題的解決結果。哈佛商學院的教學重視的是如何分析複雜的企業形勢的方法因此可以說,哈佛學院的案例分析教學法,不是去尋找正確答案的教學,實際上也不存在絕對的正確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確的處理和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對還是錯,只是個人對經營狀況理解和判斷的不同。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兩個學年學完800多個案例,就好比用兩年時間玩一個巨大無比的拼圖遊戲一樣。儘管每一小塊都有特定的位置,但您先拼哪一塊,先從邊上拼,還是從角上拼或是從中間拼,可以是千變萬化的,全憑個人意願。哈佛商學院的案例分析教學法,是力圖把學生置於一個實際經營者的立場上,從實戰的環境出發,來學習什麼是經營和如何經營。發給學生的講義和資料,靠死記硬背是絕對消化不了的,要想把課程內容學到手,就必須每天晚上讀完2-3個案例,還要對它們進行詳細的分析,並作出筆記。要充分準備好一個案例,一般需要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沒有一目十行的閱讀能力和超人的分析能力,是根本吃不消的。請看一位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談論她第一次做案例報告的經歷:擔任市場行銷課的教授點名叫我談談布萊克·德克案例時,我的心臟頓時怦怦跳起來。我打算向正在等我發言的全班同學公佈我擬定的將GE公司電動工具部門合併到布萊克·德克公司的實施計畫。我掃了一眼筆記,試圖想回憶起昨晚已擬好的報告要點。但當我意識到沒有算出實施我的計畫所要達到的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時,感到一陣緊張。我知道同學們肯定會發現這點遺漏,但我已沒有時間了。我抬起頭來,不看筆記了。教室安靜極了,所有的眼睛都盯著我。我制定了一個中長期實施計畫,我開始說道。在我發言時,教授將計畫的目標和關鍵步驟一一列舉在黑板上。我花了大約10分鐘時間,講了布萊克·德克公司應實施的生產和市場行銷策略,講了投資預算和時間進度安排,以及對付各方面競爭對手的應變措施。當發言進入總結階段時,我甚至有些得意洋洋。因為就在昨天晚上我們課外學習小組已經充分討論過這個案例。我確信自己的報告是一流的!然而,我話音未落,80多隻手毫不客氣地舉起來,準備攻擊我的計畫。這就是在哈佛商學院第一次做案例報告的經歷。沒有人能夠在哈佛商學院出個文憑來,在哈佛商學院經歷過的一切,會像洗禮一樣深深地影響著學生們的性格和將來的人生。哈佛商學院的兩年學校生活,會抓住和擁有你的整個身心,不斷地向你的智力和忍受力的極限挑戰,並幫助和促使你去延伸這些極限。在哈佛商學院沒有什麼輕鬆容易的事。所有人都必須全力以赴。案例教學法強迫學生參與課堂討論,要求學生從真正老闆的角度考慮問題。學生們除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外,還組成課外學習小組,來緩解巨大的學習壓力。為了能考試及格並取得畢業證書,學生必須在自己的學習中發揮積極主動性。正是這種參與性的、蘇格拉底式的方法,才使哈佛商學院在林立的商學院競爭中居於領先地位,才使它的學生成為高級管理人才和未來老闆的好苗子。在哈佛商學院,你學到的不僅僅是管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去思考問題。案例教學不重視是否得出正確答案,重視的是得出結論的思考過程。這頗似電視臺的大專辯論會,取勝的一方不是因為其觀點如何正確,而是因為其辯論過程的精彩。每個案例涉及的問題都必須由同學們進行分析、解釋和討論。事實上,久經推敲的案例中,已經隱含了幾種在真正的管理者看來是科學合理的行動過程,對學生起著提示和引導作用。學生們往往在課後很長一段時間還在討論這個案例提出的問題。案例法的豐富內涵和需要教授與學生一起投入大量精力進行討論的方式,使哈佛商學院的教學體制別具一格。即使沒有多大名氣的教授,也都很有上課天賦,運用案例法激發學生,促使他們去思索,去探討。當然,這種方法並非十全十美,甚至令人惱怒。但總的來說,它是一種特別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之所以能夠在哈佛商學院行得通,是因為哈佛商學院教與學的都是一流的教授和學生。比如對日本本田汽車公司案例的分析,能略見一斑地說明哈佛商學院的教學方式。這個案例要求學生分析本田的成功因素,特別是研究所謂領袖的作用。成功有一百個父親,而失敗只有一個孤兒。大多數同學一致認為,本田的成功既有本田自身的因素,也有日本工業共同的因素,還有歐美競爭者造成的因素。課堂上熱烈而積極的討論開始了。第一個發言的學生說:本田公司的成功,在於它的營業方針與別的日本廠家不同。20世紀50年代初日本摩托車製造商為了減少風險,一般僅僅投資於一種較受歡迎的款式,淨是榨取利潤,直到這一產品在技術上被淘汰。本田的方針是製造多種款式,同時投入市場,不斷創新,保持技術領先,利用大量生產追求規模效益。當它的輕型車上市後,因反應極佳,本田就馬上決定投資興建一座日產3萬輛的自動化工廠,這一切都不能不說眼光遠大。”他的話音末落,另一個同學馬上接過了話頭:果斷地打入美國市場,採取穩紮穩打的戰略,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從西海岸向東海岸擴展,四五年內就席捲全美,這也應該是本田的精明之處。”還有的學生不緊不慢地繼續說下去:本田的成功還在於以技術為後盾。本田在科研和發展先進生產工藝上肯大量投資。他們的新產品從設計到問世僅需18個月。據說,本田有一個設計圖紙的冷藏庫,可隨時根據市場趨勢,推陳出新!”接下來同學們都搶著發言,有的說本田的市場行銷方針很具有代表性,即從長遠盈利出發首先佔領市場,價格服從奪取市場佔有率的目標;有人認為英美製造商的愚蠢也顯然有利於本田。因為英美製造商對於日制摩托車在美國的成功非但袖手旁觀,反而視為好事,他們暗自慶倖日本人的廣告攻勢也帶動了大型摩托的銷售,這直接導致了在1974年日本摩托車佔領了歐洲市場;甚至還有人認為本田的成功主要靠運氣,領袖作用不明朗。課後的討論依然在那些意猶未盡的學生們之間繼續著。有的人竭力尋找一些建設性的意見,而有的人則對其拋出一大堆的反對意見。但是有一點大家卻顯然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儘管大家各自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這個案例,並得出了不同的結論,然而正確的答案絕非只有一個。由此過程可以看出,哈佛商學院的案例分析教學法,不是去尋找正確答案的教學,實際上也不存在絕對的正確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對還是錯,只是個人對經營狀況理解和判斷的不同。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們多向的、發散型的思維方式,這正是哈佛商學院教學方式的特色所在。哈佛商學院的案例教學法是一個不斷向學生加壓的學習機制。上課與否以及課堂上的表現,占學習成績的25-50%。所以學生們非常重視上課前的預習和課堂上的發言。教授在開講之前總要環視一遍教室,他是在挑選最先發言的學生。這時的教室會讓人明顯感到一種恐怖氣氛,如果你被教授提名,卻沒有進行充分的預習而不得不“Pass”的話,就犯了哈佛商學院的大忌。因為按照記分規則,如果你選擇“Pass”的話,成績就會自動拉下一檔;“Pass”兩次之後就可能拿不到學分;三次以上的“Pass”,不但拿不到學分,而且還會受到校方行為不良的警告,嚴重的會被勒令退學。在教授物色人選的時候,那些不甘人後的學生,會處於絕對的緊張狀態,或咳嗽一聲,或掉一下筆,或者撓一下頭髮,做出企圖避開或吸引教授視線的動作,都將是一場黑色喜劇。儘管如此,一旦有哪個傢伙被叫起來開始報告的時候,其餘的80多名學生馬上就會變得精神抖擻,聚精會神地尋找該同學的錯誤,推敲自己的發言怎樣才能做得比他更好,更出風頭。他們完全忘記了,如果是自己站在那裏發言的話,也會不可避免地犯同樣的錯誤。當那個可憐巴巴的學生臉色發青、滿頭是汗地結束自己的報告之後,其餘的人會一齊舉起手來要求發言,於是自由發言時間的論戰就開始了。由於學習非常緊張,很多哈佛商學院學生在第一年上學期間,除了教授和同學之外,很少能接觸其他人,又由於課程進展非常快,一旦誤課就很難趕上,因此,生病是最令人討厭的事情。只要不太重的病,學生們總是儘量堅持去上課,所以上學期間必須注意身體健康。在哈佛,學生們不但要學習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而且還要學會處理其他很多課題,他們必須培養自己各方面的決策能力,而且要做到對這些決策的自我認可。換句話說,哈佛重視培養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實際上,在上課討論、小組研究以及宿舍裏相互交換筆記等等活動中,學生們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幫助,會花掉不少的時間,但從根本上來說,能否真正學好,全靠個人的努力。不過,中國國內的MBA教學可供運用的案例還不是太多,很多MBA的學生都覺得中國的案例教學不過癮。一位從上海畢業的MBA認為自己在學習時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吃飽。他還清晰地記得一位哥倫比亞大學來的美國老師在市場行銷課程中的一次案例分析。這位老師瞭解亞洲市場,曾對飛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在亞洲家電市場的市場戰略和實際成效做過獨立研究,這份研究報告最後被兩家公司高價購買。這一次,他又把剛剛在上海落戶的通用汽車公司作為案例,將通用進入中國前與中方接觸的背景、政策、通用內部的分歧等資料提供給學生準備,讓學生形成小組進行討論,並以通用決策者的身分作出對應的決策。而當大家完成作業時,這位老師親自拜訪了上海通用的董事長,並請董事長將課堂涉及的問題一一作了解答,解釋通用在實際決策時的考慮和結果。老師將這份採訪錄音在課堂上播放,讓每個學生將獨立思考的對策與企業真實的實踐相對照,最後給這位學生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他覺得遺憾的是,這種與中國實際密切結合的案例分析太少了。儘管如此,國內的大學已經開始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並開始注重案例的實戰演習和交流。如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何志毅教授教的市場行銷課程,就十分注意案例的實戰性和商戰演兵,何教授把市場行銷這門課分析成幾塊。由他講授10(每次3個學時),由學生進行案例撰寫、研討及演講6次,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界客座教師講座3次。針對市場行銷學的核心內容,何教授設計了三組案例,要求全部由學生們自己調研、討論、撰寫。第一組案例是針對市場需求與市場機會分析,佈置了兩個案例:一是對以麥當勞為首的洋速食如何滿足市場需求進行調研分析,二是對近期中國汽車市場上出現的中檔汽車熱潮進行機會分析。第二組案例是讓學生對行業競爭環境分析和行業內主要廠商的市場戰略進行分析比較,學生們選擇了四個行業:彩電、手機、掌上電腦(PDA)、膠捲。第三組案例是要求學生們做個實際產品的行銷計畫。課程結束之後,學生們真是用了很多心力,其結構規範、資料翔實、論述清晰,學生們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幾乎可以將這些作業變成案例。

  另外,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北京大學國際MBA就和美國馬里蘭洛約樂大學賽靈格商學院的30名在職MBA同學坐到了談判桌前。他們走到一起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對抗性合資談判檢驗自己MBA的能力。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需要大量引進先進技術,而美國則是目前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經濟大國。中美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技術轉讓與合資合營來實現的。要搞好這種合作,不但需要技術知識管理,還需要跨文化的交流與經驗,有與西方管理人員進行既友好靈活又原則堅定的商務談判能力。但是,談判能力是一種經驗能力,只有在實戰中才能培養,於是如何在MBA教育中培養這種國際商務談判能力就成了工商管理教育中的一道難題。因此,北大國際MBA組織了這場中美MBA技術合作商務談判模擬演習。案例基本情況是一家美國汽車配件公司開發出一種新產品,在中國市場也前景看好,因此,找到一家中方公司進行合作。合作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方式是中方買斷該產品在中國的生產權,外方僅僅收取許可費用;第二種方式是雙方建立合資公司,美方通過技術和關鍵設備投入,中方以廠房、人力資本等投入,共同開拓市場;第三種就是中方作為美方在中國的代理,銷售他們的產品。由於智者見智,仁者見仁,這裏沒有什麼標準答案,主要目的是通過談判過程積累談判經驗。北大國際MBA的梁能教授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梁能教授是沃頓的MBA,很有經驗的教授。2001年,《21世紀經濟報導》發表了一篇報導,題目是第一代MBA之鏘鏘三人行",介紹了梁能,還有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王亞非教授,另外還介紹了我。我們三人都是國內較早讀MBA的一批,有著很多共同點。作為這次中美MBA交流模擬談判的促進者,梁能教授對活動的結果作了一個簡單的點評。他認為,此次談判的目的不在判斷中方還是美方更強,而是通過這種中美雙方面對面的交流,瞭解談判的過程,從而得到活生生的材料,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熟悉商務談判。同時,讓中美學生坐到一起來,在談判的過程中也就真正感受到了兩種不同文化的對撞,有利於增強相互的瞭解。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已經不能用中國經理談判方式"美國經理談判方式"這樣的概念來簡單劃分了。在現在,不能簡單地說,中國經理和美國經理哪方面很強,那方面很弱。中方經理內部、美方經理內部的差異遠遠大於中美經理之間的差異。要說誰贏了,梁能教授說:“不是美國的經理,也不是中國的經理,而是最有經驗的、交流技巧最強的經理最後贏了。"但是,中美經理人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一個集中的表現就是中方學生總體上法制意識比較弱,美方學生總體上比較強。因為在中國,很多事情是要靠關係才能促成的,還沒有很好的法律環境。比如知識產權的問題、技術轉讓和技術保密,中方人員還很少意識到這些問題,一上談判桌,回答不了對方的問題,立即陷入被動。另一方面,談判是一門與經驗高度相關的技術。總體上來說,美方都是高層管理班,他們都有14-17年的管理經驗;而中方的北大國際MBA學員一般只有5-7年的工作經驗。經驗淺的人看一個談判僅僅看到談判的技術層面、商務層面,而有經驗的人就會知道,技術層面的東西是很簡單的,整個談判合作是否成功,最主要地取決於對方對你的企業、對公司管理層的整體評價。有了對團隊實力、對經理人的信任之後,其他什麼都好談。美方學生在談判中不僅僅注重業務,更多的是側重瞭解個人背景、公司背景。他們知道,做生意很大一部分是在做人,他們是360度地交流,全方位地考察。而中方MBA學生就相對差一些。當然,這不能說是中方和美方學生的差別,而是經驗的差別。有意思的是,當梁教授在美國進行相同的模擬談判時,由於中方訪美學員是高層經理,美方是在讀的MBA學員,上述雙方的經驗差異就顛倒了過來,中方高層經理的經驗占了上風。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案例教學對培養搞工商管理的商人是非常有用的。中國的MBA培養或者說是新華商的培養,需要大量的案例,需要大批優秀的師資。我認為,目前國內MBA的培養,最大的問題是師資缺乏。國內的MBA教育開展時間不長,不少教員以前都是學其他專業的,臨時改行教工商管理;還有的教員是畢業後就一直留校的老師,他們缺乏商務實踐的機會和與企業界的交流;同時學校之間教員互相流動性不大,學校與學校之間老師交流或互換工作的機會不多。如果一個人在同一學校,上同一教學大綱規定的課程,畢業後又留校,再教同樣的學生,沒有太多的新鮮血液"或來自外部的嫁接",這種幾十年一貫制近親繁殖"的教學思維和方式一脈相傳,很難有太大的活力。國外大學教授都是流動的,每所大學裏的老師大部分都不是來自本校的留校生。北美商學院的教授不少都是一些有商務經歷的能手,有些還在公司兼職,或為公司做諮詢當顧問,有的還身兼數個公司的董事,再不然就在學校辦中小企業諮詢中心,為MBA的教學提供了很多接觸商務的機會。不過,國內近年來MBA教學也在不斷地同國際接軌,不少院校還參加了一些國際性的MBA競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5名研究生組成的代表隊就蟬聯了全球工商管理教育界著名賽事——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GMC)的世界冠軍,創造了該項賽事歷史上一個單位連續代表一個國家參賽,並奪得第一的紀錄。這是中國MBA教育結束試點,轉入迅速發展階段的良好開端。1996年,GMC被引進中國,國內著名的MBA培養院校如清華、北大、南開、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大、復旦大學等均派出多支隊伍參賽。結果在GMC中獨領風騷的卻是在規模、名氣上相對處於下風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經貿大連續四次獲得中國賽區第一,連續兩次獲得國際總決賽冠軍,勝過了法國、德國、葡萄牙等強隊。GMC國際組委會的一位官員說:“UIBE(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造了GMC賽史上的一個奇跡。"追尋外經貿大學連戰連捷的原因時,張新民院長說:因為我們有工商管理教育的傳統,因為我們掌握了工商管理教育的規律。"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外經貿大就建立了國際企業管理系,派出大量教師參加培訓學習,同時引進世界公認最好的工商管理教育中管理學、行銷學、財務管理學、會計學等學科的課程與教材體系,在教學中全面採用英文原版教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冠軍隊的指導教師胡玉龍認為,自己的隊伍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除了師生的努力之外,還要歸功於外經貿大的工商管理教育特色:語言優勢、合作廣泛、案例模擬教學。外經貿大的很多教師用英語授課,學生也可以不同程度地用英文學習原版教材,查找資料。學校經常與國外高層次院校、教師合作,同哈佛大學合辦一年一度的國際企業管理培訓班,更使外經貿大的學生在與世界一流教授交流溝通上近水樓臺先得月"我認為外語優勢是外經貿大MBA的強項,而國際比賽沒有這個優勢是不行的。除了外經貿大以外,2001412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宣佈,在20013月底結束的香港“AsiaMootCorp"——亞洲創業計畫比賽中,復旦大學MBA代表隊在NASDAQAsiaMootCorp創業計畫大賽中勇奪桂冠。本次大賽的勝利,標誌著復旦大學在培養MBA人才方面達到了相當的國際水準。此次比賽,由管院蔣青雲副教授帶隊,4IMB2000級同學及一名生物系研究生組成的復旦代表隊力克亞洲12所著名的商學院(包括日本早稻田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臺灣政治大學、清華大學等),囊括了所有單項冠軍,並以絕對優勢贏得總冠軍。他們還代表亞洲地區前往美國奧斯丁得州大學參加國際MootCorp

  創業計畫競賽全球總決賽。好事成雙,2002315日,在美國檀香山結束的2002年亞洲創業計畫大賽中,中山大學MBA代表隊力克亞太地區12所著名商學院的代表隊,又贏得競賽的總冠軍,並囊括了所有單項冠軍,還將代表亞洲地區前往美國得州參加國際創業計畫競賽”(MootCorp2002)全球總決賽,這說明了中國MBA的進步。我認為中國應該有更多MBA管理的學生走出校門、國門去與國際上的MBA做更多的交流。總之,中國應加大、加強和加快培養MBA的力度,這也是培養成千上萬具有商業頭腦,熟悉商務運作的新時代通才商人的有效途徑。MBA教育在中國的興起順應了中國大發展、大開放的潮流,尤其是加入WTO的今天,當市場已成為中國資源的主要調配者,當國企、外企、三資企業、民營企業、鄉鎮企業、私營企業都開始出現競爭,並將優勝劣汰這條經濟規律加以真正實施之時,更多的通才式新華商,更多的職業經理人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成為中國MBA教育最主要的需求。這種需求正逐漸彙聚為一種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它將改寫中國經濟和商務的歷史。中國的MBA將不斷深入到中國經濟的主流社會中去,創造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中欧国际管理学院总部地址: 香港中环域多利皇后街 | 中国大陆总部联系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 | 中国大陆免费 4007021130 中国大陆免费 4007021130

西南管理中心联系地址: 成都市望江路29四川大学玉章南路

咨询热线:(028) 61969045(兼传真)66906981  66271336  65818218 

收缩